深度解读丨平台报送交易信息,中小卖家恐迎“封号潮”
2025年10年17日
第四季度的开局,让跨境卖家有些猝不及防!
“午睡醒来,看到亚马逊发布将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中国卖家相关信息的通知后,瞬间震惊了!”
10月13日亚马逊的一则公告,令整个跨境圈一片哗然。如今,平台报送卖家涉税信息这件事终于尘埃落定,然而中国卖家却将在未来面临严峻的“挑战”。【压力之下,卖家更应多渠道布局。10月28日广州亚马逊VC大卖增长研讨会,现场对接欧美VC账号资源,资深VC卖家将分享最新利润增长秘籍,点击此处快速报名!】
雨果跨境查询后发现,全国统一规范电子税务局更新信息显示,目前跨境主流电商平台均已完成备案,包括亚马逊(22个站点,含美国站)、eBay、速卖通、Lazada、Temu、SHEIN、TikTok Shop、Shopee、沃尔玛、Wayfair、Ozon、美客多、阿里巴巴国际站、Shopify、Coupang、日本乐天等。
国家税务总局称,截至10月15日,已有6654家境内外平台报送了平台自身的基本信息,报送平台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涉税信息的平台数量已达4100多家。
各大跨境平台的迅速备案,无疑证明了此次税务监管的严格程度,此后中国跨境卖家的销售数据、收支明细将被税务机关全面掌握。“底裤”被彻底扒开后,卖家或许会面临一波“交税潮”或是“补税潮”,而此带来的直接影响则是成本的上涨与利润的下降。
合规挑战已至,跨境卖家的“舒适区”已经所剩无几了。
01 监管升级,谁的“奶酪”被动得最多?
跨境电商发展至今已有10余年,从最初的野蛮生长到逐渐的精细化再到如今的合规经营,每次变革都是一次行业的洗牌,在此之前已有诸多卖家无法跟随行业的发展而选择退场,此次税务合规之下,似乎又有不少卖家濒临出局。
“跨境平台和国内税局打通信息之后,成本必然上升,而且有的店铺主体还是一般纳税人,缴纳税额更高。”亚马逊卖家Regan告诉雨果跨境,跨境平台向国内税局报送卖家信息之后,没有一个卖家能逃过合规的监管。
正如亚马逊在公告中所言,亚马逊会按季度向中国税务机关报送卖家的身份信息、交易数量、收入信息、支付给平台的佣金和服务费等信息,卖家无需采取任何操作。而这也意味着卖家所有的信息均会按照实际的情况被报送,无半分造假的机会与可能。
此次风波影响的不仅仅是亚马逊卖家。在SHEIN、TEMU、TikTok Shop三个平台经营跨境电商生意的卖家陈飞(化名)向雨果跨境透露,新规之下,他同样面临成本上升的压力。
“一直以来,不少跨境电商卖家会通过各种方式避税,正因如此,跨境卖家才会有着较为高额的利润率。如今监管升级,想要长久经营,那么卖家该缴的税必须如数上缴,利润率自然会被压缩。”陈飞表示,新规公布后,他已经做好全额缴税的准备了。
雨果跨境在调研中发现,此番税务风波下,跨境中小卖家正承受着政策带来的直接冲击。奇点出海创始人小波儿表示,过去不少中小型卖家通过将季度流水控制在30万元人民币起征点以下来规避增值税缴纳,如今平台销售数据对税局完全透明,这一“操作空间”被彻底封堵。
“增值税将成为必须缴纳的项。”小波儿指出,这部分成本从“可规避”变为“固定支出”,直接挤压了卖家的利润空间。
而在Regan看来,80%以上的中小卖家都是低申报甚至零申报,如今平台直接对接数据至税局,卖家的交税金额绝对很高,对于中小卖家而言,这无疑是雪上加霜。
此次税务风波对于那些早已正规化运营的大卖来说,似乎并没有太大的影响,他们早已建立了规范的财税体系,销售数据的报送不会带来额外的税务负担,平台报送数据只是将“已合规”的状态进一步透明化,并未增加新的成本或风险,相反,政策的合规要求恰好与他们的长期战略相契合。
此外,使用境外主体注册账号的卖家,或许也不会受到此次事件的影响,一位使用美国主体注册账号的中国亚马逊卖家向雨果跨境透露,他们并未收到亚马逊报送税务信息的通知。
不过对于大多数跨境卖家而言,如今利润下降已成既定事实,只是合规之下,卖家需要面临的风险压力却不仅如此。
02 合规避无可避,出局or破局?
平台卖家销售数据与国内税局信息互通之后,跨境卖家势必要走向合规之路,合规缴税似乎并没有规避之法,而那些不合规的卖家恐将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
小波儿分析称,冲击最直接的是中等规模且已产生稳定流水但未合规的卖家,税务机关可能据此进行核查,要求提供卖家完整的财务数据、员工社保记录等,如果卖家无法合理解释资金的来源与去向,或将面临补税、滞纳金乃至行政处罚的风险。
如若卖家可以应对并承担合规成本和历史税务问题,那依法缴税也并没有太大影响;如若不能,那么卖家将会面临被淘汰的风险。“短期来看行业可能会面临洗牌,淘汰掉一些不合规的卖家,很多依赖税务套利的卖家肯定玩不转,还有低价恶性竞争的这类卖家也会随着成本上升有所减少。”Regan称合规之下必然会有卖家被洗牌。
洗牌并不是坏事,大量卖家所深恶痛绝的恶意低价竞争以及层出不穷的恶搞手段,或许也会随着合规的监管逐步“灰飞烟灭”,“劣币”出局后,“良币”的生存空间将更为健康且可持续。
国内的监管无非是合规缴税,卖家依法进行缴纳即可。然而在此背景下,跨境平台可能采取的动作,卖家也需特别注意。
亚马逊卖家对于因税务问题封号或许并不陌生,此前欧洲VAT也令不少卖家账号被封。“此次跨境平台报送卖家涉税信息至中国税务机关,如果卖家在国内税务方面出现问题,跨境平台为配合国内监管,也可能因税务信息问题对卖家的店铺采取限制措施。”小波儿猜测后续可能会因税务问题引发平台“封号”。
新规之下,税务机关掌握了平台数据后,系统会自动比对卖家申报的数据,差异大的店铺将很容易被识别出来,从而触发税务核查。小波儿称,这不再是小概率事件,而将成为一种常态化的监管手段。
此外,卖家若是多平台经营,如果税务方面出现问题,即使仅单一平台的税务不合规,也有可能牵连至其他平台,或许也会被“连坐”封号,关于这一可能带来风险,卖家也要提前做好准备。
合规之势已至,在税务机关接下来的严格监管下,想方设法的逃税、避税行为将不再可取,陈飞坦言:“税务机关此举是倒逼整个跨境电商行业往合规方向发展,卖家全部合规,那么大家的起点都一样,倒也不存在多大的差距。该交税就交税、该补税就补税,按合规路子走,没必要给自己惹麻烦。”
“新规之下,破局之道就是合规,没有什么捷径可走。”陈飞补充道。
03 结语:切勿焦虑,合规之路并不难走
跨境平台向税局报送卖家信息后,不少卖家认为“生意没法做了”,但事实并非如此,跨境企业所需要缴纳的核心税种为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卖家若能解决进项发票缺失的问题,还能拿到退税,个税只有在公司资金转入个人账户时才会进行计算扣缴,因此卖家不必过度焦虑,解决开票问题后,合规成本其实是在可控范围之内的。
平台向税局报数据,不是为了把行业“一棒子打死”,而是为了让跨境电商行业从“野蛮生长”走向“可持续发展”。跨境卖家在“舒适区”待久了,阵痛是肯定的,但这也是一个最好的时机,倒逼卖家把生意做得更正规、更长远。
所谓的“舒适区”,其实是跨境电商领域长期存在的税务监管空白,新规之下,卖家只是需要缴纳原本该交的税,而并非加税。短期来看,卖家确实需要“费点劲”,但从长期而言,合规了才能安心做生意,而且,那些不合规、钻空子的“野路子”被淘汰之后,卖家的发展空间将会更大。
此次税务监管升级,是挑战,也是机遇。洗牌之后,活下来并且活得更好的,一定是那些尊重规则、用心做产品和品牌的卖家。
【扫码添加雨果合规顾问,破局财税难题】
推荐阅读:
深度解读 | 10月1日税务合规指南:卖家如何选择通关模式及成本控制?
(来源: 雨果跨境编辑部)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由跨境魔方后台编辑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行业新闻资讯,跨境魔方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上述文章存在营销推广内容(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