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加加减减,亚马逊卖家如何在美国制造空白区重建护城河?
2025年9年16日
9美元的连衣裙,5美元的手机壳——这些曾让中国跨境卖家横扫美国市场的“低价镰刀”,在2025年5月2日被特朗普“拒之门外”(发文前,美对华取消91%关税),随着T86条款的正式废除,部分卖家猜测小包直邮模式或将永远成为历史。
特朗普上台后,世界的不确定性增加了。
这场关税风暴的冲击远超预期,影响范围之广。
◉卖家:依赖低价直邮的卖家面临生存危机,跨境卖家遭受利润缩水,低客单价产品甚至是收益为负。破局关键:重构选品逻辑势在必行
关税席卷跨境市场,卖家们是等还是变?
等:等待政策缓解,以不变应万变,在保证有利润的情况下维持生意现状;
变:放弃美国市场转换阵地,是很多卖家的计划,在危机没有解决前不在一棵树上吊死是一个明智的决定;
无论是ABCD方案,跨境卖家都应清醒地认识到:低价倾销的策略已被关税洪流冲垮,被动等待政策松动,等同于将市场份额拱手让人,我们要做的是在等待中谋生存,主动把价格战转为抗需战。
增长赛道:从成本博弈到攻占美国制造盲区
特朗普2.0时代执行政策的目的早已显现--倒逼制造业回流美国本土。但这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做到的成绩。更何况崇尚自由主义的美国民众如何能安稳扎在流水线之上?
而卖家在留守美国市场的情况下,破局的关键就是重构选品逻辑、定制专属选品策略,挖掘美国本土制造空白区,抢占美国工厂短时间内无法复制的强需赛道。
基于本土市场需求和我国供应链特点,亚马逊卖家可考虑的3个强需普货产品方向(仅供参考):
1、家居装饰与收纳用品
市场需求:美国消费者对家居环境个性化需求持续旺盛,尤其是中小型收纳工具、节日装饰品等。这类产品更新迭代快、设计门槛低,且美国本土供应链难以快速响应多样化需求;
供应链优势:中国供应链在快速设计和成本控制上具备优势,如亚克力收纳盒、墙面挂钩等产品,美国本土工厂难以在价格和品类丰富度上竞争;
2、户外休闲与园艺工具
市场需求:疫情后美国户外活动需求长期增长,便携式露营装备、小型园艺工具等普货需求稳定。此类产品对功能性和耐用性要求较高,但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供应链优势:中国供应链同样在此类目上具有领先优势,尤其是高度集中的产业链布局,产品从原材料到加工、组装均可本地完成;
3、宠物用品与清洁耗材
市场需求:美国宠物经济规模庞大,宠物玩具、可降解垃圾袋、宠物梳毛工具等日常消耗品复购率高;
供应链优势:中国制造业工人平均时薪较于美国要低许多,且技术工人储备充足,支撑了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高效生产。相比之下,美国制造业面临劳动力短缺和老龄化问题,导致产能受限;
这些美国暂时制造不出来的普货产品,曾一度让中国卖家逆势崛起,至今仍占据美国市场超60%的细分品类份额。而关税政策冲击之下,美国消费者刚性需求正加速向高频、高复购、功能导向型产品收缩,这也正是中国卖家的关键赛道。
AI驱动:从数据洞察到策略战术模型
1、通过互动式对话快速生成选品策略,例如,输入“高复购率、高毛利、普货”等关键词;

简单的需求投喂,得到近10000+优质ASIN库;
图片来源:卖家穿海
进一步筛选列表,得到更符合需求的ASIN;

从ASIN列表中挖掘适合自己的产品,再经过辅助工具如专利查询、货源匹配等步骤验证产品的可行性。
2、基于1个ASIN找到相似市场机会、竞争情况的更多ASIN,例如通过一款成功的长尾蓝海产品找到更多的长尾产品;

3、AI分析买家评论,提取优劣点,抓取消费者需求痛点,让新品上架更完善;

关税暂缓非终点,跨境生存战的长期主义法则
2025年5月12日,中美联合声明达成协议,使得“关税战“暂时缓解。但美方政策的反复性、两国结构性的矛盾未解,让跨境卖家们难以安心。在隐藏的风险背后,跨境卖家应如何自处?
这里给出4条建议:
1)执行长期主义,锚定美国制造空白区;
2)警惕盲目跟风,选择合适合规的产品;
3)不被动等待,多赛道提前布局;
4)善用新工具,发现潜力市场机会;
(来源: 小海)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由跨境魔方后台编辑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行业新闻资讯,跨境魔方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上述文章存在营销推广内容(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