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税务合规新进展:部分地区按出口额的1%征税

雨果网的朋友们

2025年11月11日

本文经授权转载自:跨境出口情报局

作者:局座

当前许多卖家因财务处理随意、公私账混淆、收入做低、成本乱配等问题面临被稽查风险。

自2019年36号文出台以来,允许符合条件的企业享受1%核定征收优惠,但实际应用较少。

【活动推荐:典型违规场景与风险分析及企业合规落地操作指南尽在2025跨境出海税务合规增长私享会,点击即可报名!

  • 税务机关发现大量跨境电商出口并非以企业自身名义申报,导致无法有效追踪纳税义务。

  • 平台数据成为关键突破口,税务部门要求电商平台报送交易数据,用于比对企业自主申报的真实性。

  • 跨境电商ERP系统及其他外部数据源也为税务核查提供了支持。

当前合规申报的操作路径

  • 在平台数据已可获取的前提下,企业必须如实申报境外实际销售额,并减去境内外合理成本费用,差额部分按2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
  • 小型微利企业可先按5%优惠税率预缴。

  • 无采购发票的企业将失去最大抵扣项,税负显著上升,不能再依赖“零申报”或“低保”方式规避纳税。

  • 已有部分企业收到税务机关通知,要求重新申报因前期申报不实的问题。

地方性临时征税措施的可能性与局限

  • 个别地区开始尝试按出口额的1%征税,主要用于自有申报主体或代理申报主体。
  • 对于未使用自身抬头申报的企业,若被按1%征税,可能是地方政府为先行收缴部分税款而采取的临时举措。

  • 此类措施短期内难以形成全国统一标准,预计仍将采取“先通告、抓典型、促自查”的渐进式推进策略。

  • 最终可能根据全年情况制定综合解决方案,兼顾行业发展与税收公平。

长期合规建议与行业发展趋势

  • 建议企业尽快转向合规经营,优先选择有发票的采购渠道,即使短期成本增加,但从整体合规风险控制角度看更为划算。
  • 应建立规范账务体系,确保“账实相符”,做到该退税时能退、该缴税时合规缴纳。

  • 使用9610等模式出口时虽仍存在退税难题,但需耐心等待政策逐步完善。

  • 过去依靠个人账户收款、压低成本打价格战的行为加剧了行业内卷,损害中国产品出海形象。

  • 国家推动税务全面核查的核心逻辑在于打破恶性竞争,重建规范的流通、支付与税务秩序。

  • 目标是让各地外贸数据真实回流,减少对虚假补贴数据的依赖,助力地方政府科学规划跨境电商产业链发展。

结论

  • 所有企业无论是否从事跨境电商,只要盈利就必须依法缴纳企业所得税,逃避申报将面临补税、罚款及滞纳金。
  • 平台数据已成为税务机关核查企业申报真实性的核心依据,过去“写意式”报税模式不可持续。

核定征收政策有明确适用条件,非自身申报主体、无票企业基本无法适用,应放弃幻想,转向如实申报。

  • 当前最可行的路径是:准确核算境外销售收入,扣除合理成本后依法申报,小微企业可享阶段性优惠税率。

  • 地方按1%征税属于过渡性安排,不代表全国性政策方向,企业不应抱有侥幸心理。

  • 长远来看,合规经营才是出路,企业应规范采购、健全账务,推动从“拼低价”向“做品牌、提质量、建用户”的转型。

  • 行业整体正迈向规范化发展阶段,税务合规不仅是法律要求,更是中国企业出海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雨果网的朋友们)

以上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雨果跨境取得联系。

(来源: 雨果网的朋友们)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由跨境魔方后台编辑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行业新闻资讯,跨境魔方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上述文章存在营销推广内容(广告)

联系客服

外贸交流群

联系电话

预约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