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填原产地信息将禁售,亚马逊混储模式迎来终结!
2025年9年25日
近期,不少亚马逊卖家收到亚马逊要求补充商品原产国原产地信息(Country of Origin,简称COO
),如果卖家过时不处理,将会影响产品销售。
此前该政策就已出现,欧洲站、英国站的卖家最先收到,目前北美站的卖家也收到了该信息。
根据欧盟英国海关贸易法规,亚马逊将对通过FBA
物流计划派送的商品收集原产国/原产地信息。原产地是指商品的生产或制造地点:如果商品完全在一个国家生产,则该国即为原产地;如果生产涉及多个国家,则以商品“最后发生实质性转变”的国家为原产地。未按时完成COO信息提交的卖家,商品将被限制销售,目前新商品创建时需强制填写原产地信息,未填写则无法生成Listing。
卖家如何快速寻找缺COO的产品?
链接一个个检查对于卖家来说十分不现实,亚马逊平台的“类目链接报告(CLR)”可以直接找出产品信息。先点“报告”,再选“库存报告”,找到“类目链接报告(CLR)”,勾选“全部”包含所有产品,下载完成后,用“国家或原产地”当关键词搜一搜查看哪些是缺失的。
如何批量填报COO?
1、直接在“库存管理”里找到对应商品,点“编辑商品信息”,在“安全与合规”或“商品详情”板块里填写;
2、先去“Add Products via Upload”页面,点“Get Product Template”下载模板,然后重点填四列内容:A列“feed_product_type”写对应ASIN的产品类型,B列“item_sku”填要更新SKU,“update_delete”列选“部分更新”,“country_of_origin”列填原产国(值得注意的是,国家必须写全称)。
合规真的不再只是一句口号。此外,近期亚马逊宣布
混储模式将在年底前正式停用!这也就意味着贴有制造商条形码(非亚马逊物流专用标签)的商品入仓FBA时,无需额外粘贴亚马逊FBA标签,卖家可直接通过制造商条码完成入库流程。
部分卖家担心产品不再混合仓储,移仓的产品重新换标再发货是否会造成关联?一般情况下只要卖家的产品商标没有被亚马逊标记为滥用,移仓换标再发到另外的店铺一般也不会造成关联。
亚马逊混合库存模式允许不同卖家的商品或同一卖家的不同SKU商品混合存储在亚马逊仓库,好处是节省了亚马逊的配送效率,卖家可以在发货时将货物装的更满,节省运费。但是时常有卖家的产品存在问题,进而牵连到其他卖家产品。
混储模式结束后,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卖家运营效率,不过独储模式的弊端也显而易见,库存量大、周转速度慢的卖家,可能将迎来仓储费的暴击,混储模式让商品实现了空间高效利用,仓储成本更是让有产品入库的多方卖家共同承担,分摊仓储费,独立使用仓储空间后,库存周转不及时,仓储费用将成为一笔不小的支出。
独储模式的利弊需等卖家们使用一段时间后,才更清晰,这也对卖家的库存管理、规划能力有了更高的要求。部分高货值,周转速度没那么快的卖家,可以在核算成本后尝试用海外仓进行储存发货,或许能节约部分成本。
需要加拿大、美国海外仓的卖家,可以扫描文章底部的二维码或点击此处直接联系我们!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由跨境魔方后台编辑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行业新闻资讯,跨境魔方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上述文章存在营销推广内容(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