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跨境移花宫

2025年9年2日

各位卖家朋友们,早上好!

非常高兴来到武汉来和大家分享亚马逊运营的干货!

感谢亚马逊全球开店官方的盛情邀请,今天我将围绕 “短生命周期标品的推品策略和广告投放方案” 展开分享。

先做个自我介绍,我是江小鱼,既是亚马逊广告的资深讲师,也是一名有着 8 年实战经验的资深运营 —— 从 2017 年投身亚马逊至今,我深度操盘过家居、工具、玩具、家纺、厨房餐厅、庭院花园等多个热门品类,打造过数十个爆款链接。

此外,我还担任 “跨境移花宫” 公众号主理人,通过深度文章、短视频及直播等多元形式,持续为卖家圈分享亚马逊选品策略与广告优化技巧。

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图片来源:亚马逊

(图1 2025亚马逊华中区域卖家大会现场)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会结合多年实战经验,拆解短生命周期标品的广告投放逻辑。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为大家打开新的运营思路,也欢迎各位随时交流探讨!

01 内容概要

我将为大家详细拆解今天的核心分享内容:

首先,我们会深入探讨产品生命周期与标品 / 非标品的四象限分析法。通过精准判断产品所处的阶段与类型,针对性制定差异化运营策略

—— 因为不同生命周期、不同产品类型(标品与非标品),在广告投放、流量获取、转化路径上都存在显著差异。

其次,我会选取四象限中的短生命周期标品作为典型案例,为大家剖析其推广节奏与策略。其余三个象限的内容,亚马逊官方在“亚马逊广告课堂小程序”会有专题课程展开讲解。

最后,我将结合实战经验,带来不同类型短生命周期标品的推品方法论。

02 产品生命周期和标品非标品四象限分析

接下来进入第1个核心模块 ——产品生命周期与标品 / 非标品的判定指标。

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在座的亚马逊卖家朋友们,在广告投放过程中,是否曾被这些问题困扰?

①预算分配难题:广告预算究竟该如何规划?不同推广阶段,预算该如何精准投入?何时加大投放力度,何时控制成本?这些都是影响广告效果的关键。

②生命周期与产品类型的差异:常见的产品生命周期分为哪些类型?它们在广告运营中有何不同?你的产品属于长生命周期还是短生命周期?标品与非标品的本质区别又在哪里?这些认知直接决定着推广策略的制定。

③广告方案的动态调整:随着产品从新品期步入成长期、成熟期,广告方案是否一成不变?若需调整,该从哪些维度优化?如何在不同阶段保持广告的高效转化?

别担心!今天的分享,将为大家逐一解开这些疑惑。接下来,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逐个击破核心知识点!

2.1 产品生命周期分析

在亚马逊运营中,如何精准判断产品生命周期的 “长” 与 “短”?我们尝试用可量化的标准,将抽象概念转化为可落地的运营指标。

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图片来源:自制表格

(图2.1 长、短生命周期产品特点对比表)

我们以新品期→成长期→成熟期的完整周期时长为核心指标:长生命周期产品的完整周期时长≥3 年。

这类产品消费核心需求迭代缓慢,技术 / 功能稳定性强,受潮流影响低,典型品类包括大家电(如冰箱、洗衣机)、办公家具、五金工具、工业设备等;

短生命周期产品的完整周期时长<3 年,消费需求快速迭代,易受时尚、技术、季节等因素驱动。

典型品类如电子科技(手机、智能穿戴设备、年均更新 1-2 代的小家电)、快消时尚(季度性潮流迭代的快时尚服装、年度色系 / 配方更新的美妆彩妆)、季节性产品(节日装饰、应季服饰、生命周期常<1 年的户外露营装备)。

以美国站家具品类(长生命周期代表)为例,结合销售数据曲线划分阶段:

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图片来源:亚马逊

(图2.2 美国站家具和户外品类产品生命周期曲线图)

产品上架后 0-3 个月为新品期,核心目标是冷启动流量测试,积累初始评价与转化数据;

随后进入成长期,销售额从爬坡至峰值(通常持续 6-18 个月),自然流量占比提升,广告 ROI 从负值逐步转正,市场份额稳定增长;

当销售额从峰值回落至峰值的 50% 以下时,标志成熟期结束,进入衰退期,此时竞争加剧导致利润率下降,需通过升级款或场景化捆绑维持销量。

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长短周期,均以销售额峰值衰减幅度作为阶段切换的核心信号,而非单纯依赖时间维度。

例如,某快时尚连衣裙可能在上市后 2 个月内达峰值,4 个月后销售额跌破 50%,完整周期仅 6 个月(短生命周期);

某办公桌椅可能在上市 1 年后达峰值,3 年后销售额仍维持在峰值 60% 以上(长生命周期)。

那么问题来了,大家如何知道自己品类的产品生命周期呢? 我们可以用到微信小程序搜索“亚马逊广告课堂”

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图片来源:亚马逊

(图2.3 亚马逊广告课堂小程序)

搜索框输入“生命周期”,可以看到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等主流站点的主流品类产品的生命周期判定曲线:

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图片来源:自制表格

(图2.4 主流站点和品类产品生命周期)

长短生命周期产品的本质差异体现在多个维度:

在需求稳定性上,长生命周期产品核心功能需求多年不变(如桌椅承重),短生命周期产品则每年 / 季度迭代(如服装版型、手机芯片);

广告策略重心方面,长生命周期产品注重长期品牌词沉淀和复购率维护,短生命周期产品则需快速抢占新品流量,聚焦季节性关键词;

库存风险上,长生命周期产品可按年 / 季度稳定补货,滞销风险低,短生命周期产品则需精准测算生命周期,避免季末库存积压。

通过这一量化模型,卖家可快速定位产品所属象限,避免用 “经验主义” 对待不同周期的运营策略 —— 例如短生命周期标品需在新品期集中投放广告 “抢时间窗口”,而长生命周期非标品更注重成长期的场景化内容营销。

接下来,我们将聚焦短生命周期标品这一典型象限,拆解其广告投放的全流程策略与实操案例。

2.2 标品和非标品判定

我们讲讲产品生命周期的长短和产品特点,看看在长生命周期、短生命周期里,标品和非标品这两类产品的推广差异。

首先你得明确自己的产品是标品、半标品还是非标品。该如何判定呢?很多品类中既有标品也有非标品,判断的意义在于明确产品的推广方向。

具体怎么判断呢?

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图片来源:自制表格

(图2.5 标品/非标品判定方法)

①通过搜索结果页展示的产品情况判断,标品搜索结果相似度高,非标搜索结果千差万别。

我们可以在亚马逊前台搜索,如果搜索结果里的产品千篇一律,外观、功能等各方面都很相似,这类产品就是标品属性强;相反,如果搜索结果里的产品千差万别,不同的风格和款式,那就非标属性强。

②标品功能属性大于个人喜好、 非标个人喜好大于功能属性。

我们还可以通过功能性来判断。标品的功能性更强,客户更看重实际作用,产品的功能属性大于个人喜好。比如买水杯、键盘鼠标,目的是解决工作或生活中的实际需求,功能是第一性的。

而非标品的功能性相对较弱,更靠款式吸引消费者,个人喜好大于功能属性。像假发、服装、箱包鞋靴等都属于非标品,大家买衣服不只是为了防寒保暖,喜不喜欢才是关键。

③从消费者认知判断,标品客户认知明确; 非标品客户没有明确购买意向。

对于标品,客户购买时脑海中已经有清晰的印象,知道产品大概长什么样子、有什么功能;

但对于很多非标品,客户的目标并不明确,容易受个人喜好影响而冲动消费。

比如有人搜索 “home decor”、“gifts for women ”、 “toys for 3-5 yars old boy ”,其实自己也不清楚具体想要什么,而是通过搜索结果展示来挑选喜欢的,购买意向并不明确。

然后在竞争和利润方面,标品因为同质化严重,竞争激烈,季节性不明显,利润空间相对透明;

非标品则更依赖款式、风格和图案,不同的风格款式满足不同客户群体的喜好,季节性明显,独特的设计能提升产品卖点,利润空间也更有弹性。

④从受众群体判断,标品受众广泛,非标受众小。

标品如手机充电线,全球智能手机用户均为潜在客户,无年龄、性别、地域限制,受众覆盖超 35 亿人;

再如孕妇托腹裤,仅针对孕期女性(全球每年约 1.3 亿孕妇),需求集中在孕中期至晚期,受众具有强时效性和特定性。

⑤从流量入口判断,标品流量入口少,非标流量入口多。

标品的流量入口有限,出单词集中在几个有限的关键词上,把这些词推到首页靠前位置就能获得不错的单量;

非标品的流量入口更多,大词太泛、价值密度低、相关性不足,很难打到首页;小词虽然精准但搜索量低,所以非标品需要拓展更多流量词,通过覆盖更多关键词来获取流量。

⑥标品CPC贵,非标CPC便宜。

从 CPC 成本来看,由于标品出单词集中,众多卖家竞争导致 CPC 较高;

非标品每个卖家的产品特点不同,投放的关键词也各有侧重,竞争相对分散,CPC 成本也就相对较低。

我们做一个总结:

标品:搜索结果千篇一律,客户有明确的购买意向、功能属性大于个人喜好、受众群体又比较广泛、出单词集中在有限的几个词、CPC 高 。这样的产品,我们把它叫标品,比如3c 、工具和家居类的产品。

非标搜索结果来看是千差万别的。客户的购买目的又不是很明确,个人喜好大于功能属性、特定的受众群体、出单词有分散,CPC低 ,这叫非标。例如:假发箱包,礼品,装饰,玩具。这些品类的大部分产品都算非标。

那么,有些人说我的产品从搜索结果上来看千差万别像非标,但是看我的出单词集中,功能属性与个人喜好并重,这样的产品我们叫做半标。

比如说台灯,你搜索完之后会发现台灯里边的灯杆,灯罩包括底座,它是有非常多不同的款式,如有波西米亚风的有工业风等等。

2.3 产品生命周期和标品/非标四象限分析

我们判断完产品的生命周期和标品、非标品判定,我们可以进行1个四象限分析:

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图片来源:自制表格

(图2.6 产品生命周期和标/非标四象限分析)

第1象限是长生命周期标品

销售周期大于三年,客户核心需求更新迭代慢。

运营需注重 review 维护,评分不能低;核心大词的自然排名必须位于首页靠前位置,靠后则流量受限;

还要注重品牌建设,因销售周期长,可布局头部、腰部、尾部链接,通过品牌广告让不同层级链接相互交叉销售。这是第1象限长生命周期标品的策略。

第2象限是短生命周期标品

出单词集中、CPC 高,销售周期小于三年,客户需求迭代快,部分产品生命周期甚至仅一年或三个月。

并且受时尚、科技等流行元素影响大,需注重产品迭代(如今年流行元素明年可能过时,需提前开发新款)。

推广时要把握快节奏,找到流量大词和强标签词快速推广。选择此类产品需确保利润率足够高,即便做 40%-50% OFF 的站外折扣也不亏钱,以此保证短生命周期内的推广速度。

第3象限是短生命周期非标品

出单词分散、CPC 偏低,销售周期短,依赖款式、元素,有细分受众。

运营中需关注产品的强标签元素,例如 hello kitty 造型的玩具,“hello kitty” 就是强标签,围绕其拓展关键词才能有较高转化率。

第4象限第是长生命周期非标品,生命周期长且出单词分散。

推广时大词需打广泛匹配以拓流,虽相关性可能不足,但流量大;

小词不必打精准匹配(因流量低,即便推至首页流量也有限),也可通过广泛匹配拓词,筛选出好词后再作为出单词投放。

此外,需投放强标签词和关联流量,很多非标品的关联流量占比可达 30%-40% 甚至更高。

03 短生命周期的标品策略和广告打法

分析完四象限后,我们以第2象限短生命周期标品为例讲讲推品策略。

3.1 短生命周期标品4种不同情形

短生命周期标品不同情形下有不同的推品策略:

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图片来源:亚马逊

(图3.1 短生命周期不同情广告核心)

①若产品利润率一般、竞争激烈程度适中(既非高利润也非极低利润,竞争程度中等),此时适用先推流量大相关性强的词、再打流量小词、关联流量。

②若产品属于高利润、红海竞争品类(如充电线,成本仅几块钱,但市场竞争激烈)。

以站内广告为例,假设产品售价 9.9 美元,站内广告花费 10 美元才能出一单,ACOS 高达 100%。

这种情况下,若通过站外提供 50% 折扣(以 4.99 美元促销),相当于用 5 美元成本换取一个订单。

这比站内广告更划算,因此这类产品适合以站外推品为主,通过站外快速放量。

③若产品属于相对高客单的产品,或许因高质高价,或许因设计款式优势、功能优势形成溢价。

此时不能硬推大词,因为大词下的价格带与产品定位不符,会导致转化率跟不上。

既然产品售价较高,需突出其亮点,而 SP 广告难以充分展现亮点,需以 SBV 广告为主要架构,SP 广告作为辅助,先通过 SP 广告起量,再逐步推高相关关键词。

④第四种是利润率很低、竞争激烈程度一般的产品,这类产品利润率低且竞争较激烈,通常直接清货淘汰。

但部分工厂型卖家可能有不同盈利模式:工厂端通过成本加成、出口退税等方式盈利,即便运营团队不赚钱,工厂仍可获利,若属于此类情况则可考虑继续操作。

以上就是不同特点标品推品的异同点,以及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大家可以对照判断自己的产品属于哪一类。

3.2 短生命周期标品广告架构思路

接下来,我们讲讲标品广告架构的搭建。前面我们提到过标品的特点,大家还记得吗?

标品的出单词集中在少数几个关键词上,CPC 成本高,而且如果不投放这些关键词广告,订单占比会比较高,导致TACOS超出合理范围值。

3.2.1 第1阶段重点推核心词

基于这些特点,标品广告投放的第一阶段,重点在于商品推广广告(SP 广告)的精准关键词投放。

我们要选择流量大、相关性强的关键词,因为流量大意味着能吸引更多潜在客户点击产品;

而相关性直接影响转化率。我们需要测试这些大词,找出其中转化率高的,优先将这些关键词的排名推至首页。

市面上有许多工具能辅助我们运营,比如通过卖家精灵的 SPR 值,可以查看某个关键词下累计 8 天需要达到多少出单量才能登上首页。

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图片来源:卖家精灵

(图3.2 卖家精灵的关键词SPR示意图)

举例来说,若某个关键词的 SPR 值为 80,就表示每天出 10 单,连续 8 天便能跻身首页前列。

我们可以依据这个数值计算出单成本,用单位出单广告成本乘以单日所需单量,就能确定广告活动每天的预算。

通过这样的方式维持高转化率,更有效地推动关键词排名提升。

3.2.2 第2阶段扩大流量覆盖

第2阶段,推品核心目标是扩大流量覆盖。当某个关键词通过精准投放取得显著成效,自然排名明显上升后,我们就要着手放大流量。

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图片来源:自制表格

(图3.3 扩大流量覆盖核心方法)

一方面,可以在精准匹配的基础上,新增词组匹配和广泛匹配,基于该关键词拓展更多优质关键词;

另一方面,针对长尾词采用广泛匹配策略。这是因为长尾词在 ABA 排名中往往处于十几万甚至更靠后的位置,流量稀少,单日可能出 2 - 3 单,但第2天就可能零单,仅做精准投放性价比低。

我们要采用广泛匹配,既能覆盖长尾词本身,还能挖掘出其他潜在关键词,将拓出的好词再次投放,更有利于提升流量。

这一阶段还要主动进攻,针对关联竞品,用其品牌名搭配关键词进行广泛投放。

大家可以尝试搜索自己的品牌名加关键词,看是否有竞品的广告几乎会占据我们品牌词下广告位。

既然其他卖家可能抢占我们品牌下的流量,我们也可以用同样的方式反抢竞品流量。

不过要注意,选择竞品时,需确保其价格高于我们或评分低于我们,否则很难占据优势。

同时,每周下载搜索词报告,报告中除了关键词,还会显示 ASIN 信息。

针对表现好的高绩效 ASIN,无论是榜单强者、势均力敌的竞品,还是较弱的对手,都可以进行 ASIN 定投,以此获取大量关联流量。

在主动抢夺流量的同时,更要做好防御。

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图片来源:自制表格

(图3.4 流量防护策略)

我们可以用自己的品牌名搭配关键词进行广泛投放,守护品牌词下的自有流量。

此外,下载后台的已购买商品报告,分析交叉销售数据:

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图片来源:自制表格

(图3.5 已购买商品报告分析思路)

例如消费者点了 A 商品后却购买了 B 商品,或点击 A购买了C , 点了A 购买了D ...

既然 B、C、D 商品能间接带动 A 商品出单,说明在某些关键词和投放策略下,B、C、D比A 商品更具优势。

此时,我们可以用 B、C、D 商品反向投放 A 商品,将流量留在自己的商品矩阵内,避免流失到竞品页面,从而实现流量的有效防护。

3.2.3第3阶段布局品牌广告

到了第3阶段,核心策略是布局 SB 广告。很多卖家习惯只投放 SP 广告,其实 SB 广告有着独特的优势。

SP 广告侧重推动关键词的自然排名,而 SB 广告(品牌广告)聚焦于店铺品牌引流,落地页选择更灵活 —— 既可以指向单个商品,也能跳转至旗舰店或子页面,让客户在浏览主商品的同时,还能看到更多款式选择,覆盖的营销维度更广。

在具体打法上,有几个经过实战验证的有效策略:

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图片来源:自制表格

(图3.5 布局品牌广告思路)

首先,可以将 SP 广告中表现优异的出单词,在 SB 广告中采用自动投放或广泛匹配模式,进一步扩大搜索流量;

其次,针对 SP 广告中的高转化 ASIN 进行定投,精准锁定关联流量。

此外,还可以运用 “+ K + W” 的关键词组合技巧。

例如推广 “男士运动鞋(man sports shoes)”,将关键词拆解为 “+ Man+ sports + shoes”。

设置后只有当客户搜索词同时包含这三个单词时才会触发广告,以广泛匹配的形式实现词组匹配的精准效果。

在投放策略上,建议用自己的品牌名搭配关键词,以及竞品品牌名搭配关键词投放 SBV(品牌视频广告),既能守护自有品牌流量,又能抢夺竞品流量。

值得注意的是,只要商品链接优化到位,广告视频素材优质,SBV 广告的转化率通常会高于 SP 广告。

而且在相同关键词和匹配方式下,SBV 的 CPC 成本往往更低(除非该关键词被头部卖家垄断)。

这是因为 SBV 广告能通过文字、画面、声音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展示产品卖点,极大提升客户的购买意愿。合理运用 SBV 广告,还能平衡整体广告成本。

当 SP 广告为推排名导致 ACOS 较高时,SBV 广告可以通过低 CPC、高转化的优势,拉低整体 ACOS,实现广告投放效益最大化。

3.2.4第4阶段 提升品牌展示(SD)广告

第4阶段就是去提升品牌展示广告。

我有什么说什么。在整个 SD 广告里边 VCPM 尽量少用,它是千次展示付费。它里面的数据,有一部分自然单,有一部分其他类型的。

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图片来源:自制表格

(图3.5 提升品牌展示策略)

比如说 SP、SB 的 CPC 广告的订单,它的数据,如果只是买流量,从曝光点击上看没有问题,但是它的归因订单数据,它有点高,就是不真实。

因为它本身的逻辑导致了它的订单包括转化的这些数据是会造成订单的重复计算。所以 VCPM 我不是特别建议去开。

如果你实在是开了,你最好和你的 CPC 广告把它分开,因为这个数据会混淆,导致你的数据本来不好,结果把它放进去了就变好了,导致你误判。

另外一个点,在我们试的这些品类里边,整体来说,受众投放,比如说这个人要结婚了,这个要买车了,不是特别好。

但是我们可以有一种比较好,是内容相关投放可以投表现好的 ASIN,还可以去选那个流量再营销、购买再营销。

如果是快消品,这周期购买了下一周就可能还需要购买,去触达这些人群,浏览了但是没有购买,说明他是有需求,有可能买,浏览再营销、购买再营销非常不错,那么大家可以把它给用起来。

那么这个时候我们 SP 也打了,SB 也打了,SD 也打了,相对来说更加的完善。

整个推广策略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动态过程:

第1阶段需集中火力,用SP广告精准打击高相关性核心大词,快速推动排名与转化;

第2阶段要攻守兼备,通过拓展匹配、竞品定向和ASIN定投来扩大流量覆盖,同时防御自有流量;

第3阶段应借助SB/SBV广告的品牌势能和多媒体展示优势,在更低CPC成本下提升转化,平衡整体ACOS;

第4阶段则可利用SD广告进行再营销,深度触达潜在客户,完善流量闭环。

总而言之,运营短生命周期标品犹如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战役,其核心在于深刻理解产品特质,以数据驱动决策,构建一个SP、SB、SD协同作战、高效互补的广告矩阵。

04 总结

如何准确判断自己产品生命周期? 如何根据产品出单词集中离散程度判定正确推品方向和广告策略你掌握了么?

一张思维导图掌握全局:

短生命周期产品推品策略全流程 (8000字长文)

封面来源/图虫创意

(来源:跨境移花宫)

以上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雨果跨境立场!本文经原作者授权转载,转载需经原作者授权同意。​

(来源: 跨境移花宫)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由跨境魔方后台编辑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行业新闻资讯,跨境魔方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上述文章存在营销推广内容(广告)

联系客服

外贸交流群

联系电话

预约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