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个品类容易在亚马逊上出爆款?

CaCa教你找网红

2025年8年28日

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

亚马逊玩具类目的新品榜中,

上榜产品中将近10个都是"感官玩具"(Sensory Toys)——而且都不是什么大品牌。

 

这个看似小众的品类,为什么能在竞争激烈的玩具市场连续产出爆款?

先搞清楚:什么是感官玩具?

感官玩具最初是自闭症、ADHD儿童的治疗辅助工具。

为什么这个品类容易在亚马逊上出爆款?图片来源:tanner.org


用于刺激和调节人体感官系统的玩具——通过特定的视觉、听觉、触觉、前庭觉、本体觉等刺激,帮助使用者调节情绪、提升专注力、促进感官发展。


而现在,已经成为主流育儿工具——用于早期发展、缓解焦虑、替代屏幕时间。


美国每44个儿童中就有1个被诊断为自闭症谱系障碍。 ADHD确诊率达到9.8%,约600万儿童。 疫情后,64%的家长报告孩子出现焦虑症状。


这意味着,至少有1500万美国家庭是感官玩具的刚需用户。


但更大的市场来自"泛需求"人群:

  • 0-3岁早教家庭把它当作"发展工具"

  • 幼儿园把它当作"教学用具"

  • 普通家庭把它当作"屏幕替代品"

  • 成年人把它当作"解压神器"

这个品类完成了一次华丽转身。


两个爆款的新品

案例1:跳舞章鱼 - 用游戏激活感官系统

为什么这个品类容易在亚马逊上出爆款?图片来源:amazon.com

这款跳舞章鱼是个典型的运动感官玩具,通过"逃跑"激发追逐本能,让孩子在游戏中完成感官训练:

  • 视觉:彩色灯光吸引注意

  • 听觉:欢快音乐刺激

  • 本体觉:爬行追逐(身体位置感)

  • 触觉:软硅胶材质


避障功能看似简单,实则关键——它保证了持续的感官刺激,不会因为玩具卡住而中断。


KebleAI 数据:

为什么这个品类容易在亚马逊上出爆款?图片来源:keble.cn

 新品成功率高达62%,非常可观的数字


为什么这个品类容易在亚马逊上出爆款?图片来源:keble.cn

16个新品中,有10个新品已盈利

为什么这个品类容易在亚马逊上出爆款?图片来源:keble.cn

上架时间很短,最早上架的产品是今年5月份

为什么这个品类容易在亚马逊上出爆款?图片来源:keble.cn


案例2:LoveHugs魔法棒 - 把医疗器械做成玩具


为什么这个品类容易在亚马逊上出爆款?图片来源:amazon.com

这个产品表面上就是个会转会唱的棒子,但它其实是个精心设计的多感官调节工具:

  • 视觉:旋转的万花筒灯光(视觉追踪训练)

  • 听觉:循环的舒缓音乐(听觉规律建立)

  • 前庭觉:旋转运动(平衡感刺激)



为什么这个品类容易在亚马逊上出爆款?图片来源:amazon.com

产品定位:不说「玩具」,说「安抚工具」

目标人群:不只面向普通儿童,明确提出适合ADHD/自闭症儿童

把一个原本需要在治疗室才能接触到的感官训练工具,包装成了$19.99的日常玩具。

为什么这个品类容易在亚马逊上出爆款?图片来源:Overprice插件

产品上架仅40天,就拿下品类下新品第一(月销1k+),截止发文之前,亚马逊上还没有搜到同款产品,是一个非常有潜力的产品。


为什么是现在?三个时代红利

红利1:认知升级 - 感官发展成为育儿常识

10年前:只有特殊儿童家长知道"感官统合" 

现在:每个妈妈都在讨论"Sensory Play"


TikTok上每10个育儿视频里面就有6个是ADHD相关的话题

Instagram上到处是"感官箱"(Sensory Bin)的DIY教程

感官玩具从「治疗工具」变成了「育儿必需品」。

为什么这个品类容易在亚马逊上出爆款?图片来源:ptkids

红利2:分类细化 - 从一个品类到七个品类

随着市场成熟,感官玩具已经细分为:

按感官类型分:

· 触觉玩具(Tactile):各种质地、压力球

· 视觉玩具(Visual):灯光、液体运动

· 听觉玩具(Auditory):白噪音、音乐

· 前庭玩具(Vestibular):秋千、旋转

· 本体觉玩具(Proprioceptive):加重毯、压力背心

· 口腔玩具(Oral):咀嚼项链、磨牙棒

· 嗅觉玩具(Olfactory):香薰泥、气味瓶

每个细分都是一个独立市场,都有爆款机会。


红利3:场景延伸 - 从儿童到全年龄

感官玩具正在突破年龄限制:

婴幼儿(0-3岁):感官发展 

学龄儿童(4-12岁):专注力提升 

青少年(13-18岁):压力缓解 

成年人(18+):办公解压 

老年人(65+):认知刺激

一个品类,五个年龄段,市场空间扩大5倍。


感官玩具的爆火,本质上反映了一个深层变化:

玩具正在从「娱乐品」变成「功能品」,从「玩」变成「用」。


玩具不再是玩具,而是解决方案。


数据来源:keble.cn

声明:选品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

(来源: CaCa教你找网红)

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由跨境魔方后台编辑整理汇总,其目的在于收集传播行业新闻资讯,跨境魔方不对其真实性、可靠性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特此声明!

*上述文章存在营销推广内容(广告)

联系客服

外贸交流群

联系电话

预约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