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4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对等关税”政策,全球贸易便被一层浓厚的不确定性阴霾所笼罩。
在这场关税战中,飘忽不定的关税数字不仅带来市场动荡,更关乎企业的生死存亡。混乱局势下,迷茫成为大多数外贸人的情绪写照,消息纷繁复杂,但却难以有清晰的方向。【全球化布局,就是现在!亚马逊欧洲、日本、加拿大及新兴站点2025 首次杭州集结,一站式了解全球机遇,点击报名。】
我们试图围绕几个切片式观察,还原一些关税政策冲击下的行业生态。
停止运转的机器
“没有人会预料到关税战的快速升级,也没有人能在其中找到喘息的空间。”在关税数字一天天往上翻的时候,林翔工厂里的机器已经失去了往日的火热。
林翔是泉州一鞋厂老板,在这个外贸发达的沿海城市,类似林翔这样的中小企业主还有数万家。林翔表示,新政刚出台时,客户还会与他讨价还价,但当关税税率突破100%,又一路飙升至200%时,他和客户都陷入了沉默,“再谈价格已经没有实际意义了。”
“到了这一步,企业没什么能做的。初期关税还没那么高的时候,企业可能还有点办法,但当关税超过50%,所有努力都没有用了”。林翔现在能做的只有等待。他也调低了对企业经营的预期,年初的时候,他预估利润可能会下降,但还期望销售额能保持稳定;然而加征关税后,他不得不接受残酷的现实——今年企业的利润和销售额都将大幅缩水。
这种等待的情绪,正在许多外贸工厂中蔓延。汕头玩具厂负责人陈静也面临着相似的困境,她经营了十多年的玩具厂,一直采用传统出口外贸模式,为美国市场代加工毛绒玩具,工厂有 20 多名员工。但从上周开始,员工们都放假了,工厂陷入停工状态。另一位经营玩具OEM公司的负责人也透露,由于渠道商停止采购,生产线只能闲置。
广州的林女士是美国某服装品牌的中国供应商之一,她的工厂目前还有40多位工人在流水线上忙碌。过去几年,张女士的工厂同时为一家国内品牌供货,中美两边的订单量和效益基本各占一半。张女士说,关税战对她还有些遥远——今年的服装生意非常难做,外贸内销两个市场环境都不算好。
虽然有内销业务作为一定的支撑,但张女士还是不想失去美国客户。她坦言,美国商人在货款支付方面非常爽快,收到货物后一周内就会打款,“美国的订单不仅打款快、省事,利润也比较高。”美国一直被公认为是优质的市场——消费者购买力强,市场销量大且需求相对统一。“不像欧洲市场,不仅规模较小,而且要求繁多,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标签规定,还需要各种证书,同时在环保、劳工保障方面的要求也很高。”
如今翻倍的关税已经超过商品本身的价值,无论是代工厂还是渠道商,都不得不暂停生产和贸易,把希望寄托于政策改变上。
“做一单亏一单”
外贸工厂还在等待,跨境老板们也忧心忡忡。对于跨境卖家来说,这轮自2月开始,在4月走向高潮的关税政策,可能在5月2日迎来真正的“生死线”,“小额豁免”政策到时将正式取消,还将面临高额征税。
“低货值产品首当其冲。”卖家黄伟表示,“小额豁免”政策的取消,对于依附平台开展跨境小包、没有备货海外仓的中小卖家影响巨大。
虽然相比传统外贸,跨境电商有一定的定价权,但他直言,有的品类并不能完全覆盖上涨的关税,并且伴随价格上调而来的往往是平台推荐量的下降,目前他所在公司在美国市场的整体销量已经下滑了近15%。单量只是一方面,最近在物流上的支出已经翻倍增加,至于多少,黄伟被没有明说,但他表示,目前的定价也只能勉强覆盖成本。
两个月前,特朗普第一次加税并宣布取消T86小额免税政策时,黄伟虽然慌乱,但依旧想办法做调整,好在三天后暂缓取消,那些想好的调整也并未真正落地。获得了喘息的黄伟仍心有余悸,“虽然早在去年就有取消的传言,但当消息成真的时候,还是吓到了不少人。”2月之后,调整开始,与供应商重新协商生产事宜,甚至进行了裁员。美国市场占到他公司销售额的一大半,他所做的品类本就利润微薄,加上超过100%的关税,必定是做一单亏一单。
“这些年,大家都在说要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但真正能做到的企业没几家。” 黄伟了解到,年初开始,有些公司在保留国内供应链的基础上,将部分业务转移至越南、墨西哥或东南亚国家,以此降低对单一市场的依赖,“不过,也有很多中小卖家受各种条件限制,根本无法做出改变。”
随着5月2日800美元直邮免税政策取消临近,影响已经开始显现,部分货代已暂停收货或要求高额保证金避险,燕文、SpeedPAK(橙联)、菜鸟等头部物流商陆续发布渠道调整通知:燕文表示4月25日起分阶段调整,快递快线改为含税价,专线追踪按货值征税,商业快递暂停美国线制单;橙联宣布5月1日起加收10.5元/票报关费,冻结货值165%作关税保证金,单包申报上限降至250美元;菜鸟则在4月25日下线美国路向服务,28日后未交货订单作退回处理。
有业内人士告诉雨果跨境,目前业内尝试T01、T11或邻国转口等替代方案,但均面临关税成本高、原产地证明难等问题,暂无理想平替。
熔断
受影响的也不仅仅是工厂和卖家,两个超级大国之间的贸易关系,轻微的摩擦都将引起链条上各个环节的巨大震动。
在海上贸易中,货船的离港时间(ETD,Estimated Time of Departure)是决定货品关税的重要节点。4月2日,特朗普宣布对所有国家加征关税,根据其计划,ETD时间为4月4日的船只关税不变,而ETD时间为4月9日的船只,则要加征34%的关税。这意味着,留给外贸从业者的时间仅有一周。
“在那个关键节点,大家都争分夺秒,想尽办法赶在关税加征生效前把产品紧急发货。”从事中美物流货物代理业务的陈方,也经历了那段忙碌的日子,“关税数字每天都在上涨,所有人都在忙着推动船只尽快离岸。”
然而,局势发展太快,整个航运市场几乎被不断攀升的关税数字“熔断”。据财新网报道,自4月10日美方新关税生效后,上海港开往美国的货船几乎绝迹,大量集装箱滞留在码头,货主纷纷办理退关手续。
在经历了繁忙的一周之后,最近的她也在“修整”,陈方向雨果跨境透露,除了航运陷入停滞,一些货代公司也被迫暂时停业,“前期是因为关税变化太快,公司根本无法给出准确报价。更重要的是,贸易企业已经难以承受数倍增长的税额。”
从 2 月开始,关税的频繁变动使得中国对美国出口货物的订单量起伏不定。4 月之前,陈方代理的美国客户订单量就下滑了50% 以上,当时大家对中美贸易业务就已经持观望态度;4月2日特朗普推进“对等关税”政策后,陈方仅存的部分美国订单又减少了四分之三。与此同时,大量前往美国的货船停航。
在以往的贸易流程中,物流环节的操作空间相对较大,但随着各方面监管日益严格,传统的物流模式逐渐失效。陈方判断,物流行业也将在这次风波中重新洗牌。“我知道有些小的货代公司干脆不做美国业务了,很多运力都转向了越南、柬埔寨、马来西亚,甚至有的跑到了南美,这背后都是转口贸易的需求在推动。”
至于未来还会出现哪些新风险,“谁也无法预料”。
关税的“回旋镖”
关税战开启以来,许多人都在关心一个话题,那就是到底谁会输?
在中美贸易往来中,中国处于贸易顺差,美国则是贸易逆差,即中国的出口额高于美国。按常理来说,提高关税对出口额较多的中国伤害更大,但实际情况却是,美国似乎更为窘迫。“从智能手机到芭比娃娃,美国已经离不开中国产品了。”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2024年美国进口的智能手机中,中国产品占比达81%,金额高达413亿美元。
在美国西部的加利福尼亚州,Gloria一家的生活正被这场风暴悄然改变。4月11日一早,她往常一样,推着购物车穿梭在超市的货架间,却发现一些商品的价格标签已经发生了变化:一双来自中国的拖鞋,价格从5.99美元涨到了7.49美元,一罐普通的咖啡,价格也从4美元上升到了5美元。不断上涨的物价,迫使她不得不更加精打细算地规划每一笔开支。
耶鲁大学预算实验室预测,“对等关税”实施后,美国低、中、高收入家庭平均损失或将达到1300美元、2100美元、5400美元。由于关税政策刚刚实施,日常生活暂遭受冲击还并不明显,但人们普遍担心,未来物价将大幅攀升,通货膨胀还将进一步加剧。
关税政策也让本土小企业主承受重大压力。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小企业主Anderson表示,他们公司的几乎所有产品都是在中国生产的,因为无法承受50万美元的高昂税费,目前价值30万美元的库存只能积压在中国。而对于美国夏威夷甜食公司老板Tom来说,他需要支付的关税费用已经远远超过了进口货物本身的价值。
“关税成本的增加最终只会指向一个结局,消费者买到更贵的商品,但哪怕涨价之后,中国的便宜衣服、低价小商品,在全球依然具备不可替代的优势。”有行业专家分析表示,近几年来,东南亚工厂逐渐取代了中国工厂在美国人心里的地位,衣服、箱包,来自于东南亚的商品越来越多,但与中国的贸易陷入停滞之后,影响正慢慢显现出来。
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是,作为最原始、也最重要的人类活动,无数人依赖着贸易本身生存,也几乎没有人能脱离贸易。
覆巢之下,没有完卵。
被流量砸中的中国APP
关税大棒的回旋镖,落到美国消费者和企业身上,也意外推动了多个中国电商App在美国的走红。由于特朗普的关税政策频繁变动,引发了美国人的不安与恐慌,为了追求高性价比,美国消费者试图绕过中间商,通过中国电商平台直接“反向海淘”。
4月21日,第三方调研机构Sensor Tower显示,美国App Store免费购物应用榜单排名前十的App中,中国电商App占据四席,第一为敦煌网(DHgate),第二为阿里国际站(Alibaba.com),第九为淘宝(Taobao),服饰类跨境电商平台SHEIN和拼多多旗下的跨境电商平台Temu排在第七、八名。根据Sensor Tower数据,敦煌网从4月17日至今连续霸占美国App Store中免费购物软件下载量第一。淘宝4月17日登上美国App Store中免费购物软件下载量第三,半个月前平均徘徊在榜单100名之外,过去30 天全球下载量达到 200 万次。4月19日,阿里国际站也首次跃身到该榜第三名,20天前仍在第18名。
而曾经占据主导地位的SHEIN和Temu,近期排名则出现下滑态势。Sensor Tower数据显示,此前稳居美国App Store中免费购物软件排名前二的SHEIN和Temu,现都跌出了榜单前五。在App Store热门免费总体软件榜单里,两个App排名大幅下滑,SHEIN从月初的14名跌到60名,Temu从月初的第5名跌到第69名。
关税影响下,两大头部平台SHEIN和Temu战略性削减营销投入释放出流量资源。消息显示,SHEIN和Temu正在大幅削减其美国数字广告支出,并表示将从4月25日起提高产品价格。Sensor Tower估计,在4月13日前的两周内,Temu针对Facebook、Instagram等平台每日平均广告支出与前30天相比总体下降了31%,SHEIN同期下降19%。
调整不只于此,两个平台近日均在官网发布通知,称由于全球贸易规则和关税变化,运营成本有所增长,因此计划提高产品价格。降低与提高之间,暗流涌动。
中国电商平台在海外市场的发展起起落落,虽然被突如其来的流量关注,但这些下载量能转化为多少实际采购量还未可知,而Temu与SHEIN等平台未来究竟会受到多大影响,也有待进一步观察。
写在最后
关税潮无差别的搅动了林翔、黄伟和大洋彼岸普通人的生活。
陈静目前没有拓展其他市场的计划,对于小微企业来说,开拓新市场意味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渠道拓展和人员配置,这对资金本就紧张的他们来说,难以承受。
对于林翔,他对关税问题上的反击态度和政策部署没有想法,但在论及市场风向时会有极大兴趣。他说,宏观政策相比,更关心市场的钱会流向何处,“这是比较实际的东西”。
同样关心这个问题的还有黄伟,物流行业承担的风险并不小于卖家,海上风浪本来就大,我们也希望找到平稳的方向。至于要不要开拓新的市场市场,黄伟还不好说,“但哪里赚钱做哪里好了吧”。
美国消费者在疯狂下载中国App的同时,短期内却不得不承受生活成本提高带来的冲击,纸荒、蛋荒等问题或许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这场看似荒唐的关税闹剧暂时告一段落,一系列迹象显示,中美贸易战的紧张局势有缓解的趋势。就在日前,特朗普承认:“对华145%关税确实很高,协议达成后美对华关税将大幅下降,但不会降至零。”
特朗普的松口,让林翔也舒了一口气,虽然还不知道最终结局如何,“但最糟糕阶段应该要过去了吧”。但陈方却还在纠结,“纠结的是特朗普政策的不确定性,他本身的个性意味着其政策的不确定性将成为常态。”
风暴将以怎样的结局落下帷幕还未知,但关税战已经给所有处在夹缝中的企业和卖家真真实实的上了一课。(文/雨果跨境 凌政和)
扫码进关税讨论群
封面图源:图虫创意
(来源:凌政和)